——基础医学部党支部组织开展科技伦理教育专题学习
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推动党建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,4月16日下午,基础医学部党支部组织召开了4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议-科技伦理教育专题,旨在增强教师的科技伦理意识,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,规范和引导教师合规开展各项科技活动。会议由党支部书记王腾主持,全体教师参加。
科技伦理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中,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,是促进科技向善、增进人类福祉、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。从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沙巴体育平台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》,到科技部、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《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》《科技伦理审查办法(试行)》,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,都说明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,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增多,但科技伦理治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、制度不完善、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,已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。因此,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意识,完善科技伦理体系,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,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势在必行。
本次会议包括“集中学习、知识测试、学习总结”三个环节。全体教师首先学习了《科技伦理审查办法(试行)》等相关文件,随后通过问卷星将科技伦理知识测试二维码发布给全体教师,现场进行了线上答题活动。最后,王腾对本次专题学习进行了总结,并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全体教师要深学细研科技伦理有关文件,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依法依规开展科技活动;二是要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中及时融入科技伦理教育,努力培育既具备人文关怀又能承担责任的新时代科技人才;三是要逐步构建师生联动的伦理实践机制,开展案例推演等实践教学活动,强化知行合一。
本次会议通过系统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成功构建了"理论认知-价值内化-行为规范"的科技伦理教育闭环。基础医学部党支部将以此次专题学习为起点,持续完善"党建+科技伦理"融合工作机制,通过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、课程思政融入科技伦理教育等长效机制,切实将“求真、向善、臻美”科技伦理理念转化为教书育人的生动实践,为培育具有科技伦理素养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撰稿:李群 审核:王腾 摄影、编辑:陶建鑫